第68章:再来3幅千古绝对-《我,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你对得出吗?”

    “我是对不出,    但全国十几亿人,肯定有人对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吧。”

    陈凡说道:“我估计十年之内没有人对得出。”

    不说十年。

    前世一千多年以来都没有人对出过。

    甚至,    为了对出此联。

    其实前世就搞过这样的一个对联征文。

    当时有报社将苏轼的这幅对联拿出,征求下联。

    但可惜。

    全国十几亿人,竟然没有一人对出来了。

    最后实在是没办法,    勉强拿了一个下联对付:擎酒碗,    过九碗,    酒碗失九碗,    久惋酒碗。

    虽然从字词读音这一块没问题。

    但从意境上,根本一个在说天,    一个在说地。

    此外。

    曾经大学问家朱熹也对过这联。

    他拟的下联:过南平,买蓝瓶,蓝瓶出南平,    难评蓝瓶。

    这一联先不说对不对得工整,连读音都不准。

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陈凡也很想看看,    举全国之力能不能对出这个下联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兄弟们,大家赶紧去西湖。”

    “去西湖做什么,    陈凡老师又要讲故事了吗?”

    “这倒没有。今天他没有讲故事,但却拟了一个上联,    正在征集下联呢。”

    “不感兴趣。”

    “据说能对出的,奖励100万。”

    “我草,我去试试。”

    虽说对联这种东西并不是哪个人都会。

    但提到100万。

    这下子,无数不感兴趣的朋友,这会儿也感兴趣了。

    第一时间。

    住在西湖附近的,他们当天下午就直奔西湖。

    而一些之前没有想法来西湖的,为了这100万,他们也准备前来西湖看看。

    另外。

    还有一些人虽然觉得自己对不出这样的对联,但也想过来看看热闹。

    毕竟。

    100万征求一幅对联,这可是一件大新闻。

    一不小心。

    在陈凡,对联,100万人民币征集的影响之下。

    西湖游客原本已下降至40万,仅仅只是第二天,他的游客数量就又突破到了60万。

    而且还有许多的一些文学青年不断的从全国各地赶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陈凡老师,您这100万征集对联的法子,当真是太管用了。”

    ceo办公室,李菊生冲着陈凡竖起了大拇指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