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在古代,人数一旦满万,就是大军团。 能统帅大军团的将领都不是一般的将领。 李衡说道:“司马懿可能会采用轮番作战的方式,但以现在的战损来看,司马懿想要消耗我们也非易事,我军明年足可分兵西进。” 诸葛亮点了点头,心中的答案也确定了。 这场战争正如李衡所料,会进入汉魏双方在眉县到长安一带的对峙状态。 诸葛亮突然对李衡有了更加强烈的信任感。 在正史上第五次北伐对峙中,司马懿对诸葛亮评价如是:志大而不见机,多谋而少决,好兵而无权。 司马懿这段评价其实是站在魏国的综合国力上评价的。 用一句话总结:站着说话不腰疼。 年轻时候的孔明,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。 自刘备托孤之后,诸葛亮开始了一段新的、截然不同的人生。 刘备将只剩残躯的季汉交到了诸葛亮手里。 在人才缺乏,还要以荆州人士驾驭益州人士的季汉,刚刚与吴国打了大仗,与此同时曹魏也虎视眈眈。 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,已经不允许诸葛亮再意气风发。 他必须快速锐变成一个一切求稳的人。 试想想,哪个男人不想豪情万丈、一展宏图? 更何况有旷世奇才之人? 此后的北伐对他影响也极大,尤其是第一次。 诸葛亮是一个执着但如履薄冰的人。 这种如履薄冰的日子,他一过就是十一年。 这十一年里,他万事力求谨慎,在谨慎中求取北上。 正史上的第五次北伐,诸葛亮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,之所以还要北上,一是时机成熟了,二是想最后打一场,为后人留一些。 希望后人在他的基础上继续恢复汉室江山。 诸葛亮看着李衡,他曾经无数次推演过关中战略布局。 唯独没有推演过李衡所说的“结硬寨,打呆仗”的策略。 无论怎么推演,都会有一次又一次巨大的风险。 但现在看李衡的这个战略,至少眼下的结果看来,一切稳如泰山。 李衡这个策略,到目前为止交的初步答卷几乎是满分。 第(2/3)页